您现在位置:公共基础知识> 政治常识> 浏览文章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背诵考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指出:"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我们在每一个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一定要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江泽民把这个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2. 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指出:"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中,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他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切实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懂;也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好。从党的历史看,什么时候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更加自觉和全面,就能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避免和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片面性、绝对化和左右摇摆。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要抓紧解决。要看准问题和正确地总结经验,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而判断是否看准问题和是否正确地总结经验的标准,又是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新鲜经验,又为新的理论形成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因此,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的一致性。 

  3. 实事求是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还说过:"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同样的,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4.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要判断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拿什么作标准?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他还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在他看来,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江泽民指出: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同新的实践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不能以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来裁鉴新的实践,而应该由实践来赋予原有理论以新的内容,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


关键字: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事业编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