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巩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中国由近代衰落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工业整体处于手工业状况,产品少得可怜;农业耕作水平低、基本靠天吃饭;民生凋敝、物价暴涨、商品匮乏、饿殍遍野。国民党政府败退前滥发金圆券,大肆搜副民财,导致金融前溃,整个国民经济处于雍状态。中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以主人翁姿态和前所未有的创造热情,积极投入新中国的建设通过艰苦卓绝的经济恢复工作和土地改革、抗美极、镇压反革命运动,医治了战争创伤,克服了经济困难,不仅迅速稳定了人民政权,而且奠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步基础。新社会充满朝气蓬勃的气象。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明确“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并确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制度,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做了重要准备。从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来看,推翻“三座大山”、完成土地改革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正是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鲜明地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根本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必将使中国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