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公共基础知识> 政治常识> 浏览文章

  事业单位考试政治热点知识: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一种由政府掌控、按照计划对所有经济活动进行高度集中管理的经济体系和运行体制。一般是政府事先制订五年计划和其他各种类型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制定相应的规划、战略、政策和措施,确定一系列重要项目,然后将计划付诸实施,严格按计划从事所有重大经济活动,按计划配置资源,规定生产、经营、流通、分配、消费的内容、规模、速度和进度。所有经济运营活动都由政府按计划决定和管理。

  在世界上,苏联首先实行计划经济。随后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向苏联学习,采用了苏联的经济模式。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都得到了苏联的帮助和指导,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大都从苏联学来。新中国一成立,便迅速采取“一边倒”的方针,与苏联结盟,因此,也迅速向苏联学习,接受了计划经济的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在各地实行军事管制,没收官僚资本和地主土地。1949年冬,确定实行全国财政经济统一管理的方针,并通过1950年2月的全国财政会议,以指令性方式提出了财政收支统一、公粮统一、税收统一、编制统一、贸易统一、银行统一等“六个统一”。1950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随后,开始以制订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形式,对国民经济各方面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为了应对当时特别困难的经济状况,还采取了统购统销等一系列集中管控的措施。195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基本消失,生产资料和其他资源基本集中到国家和架体手中所有这些为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定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关键字:政治常识,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理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