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考试政治基础知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毛泽东及时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1955年年底,他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从1956年起,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所有这些,都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取得的积极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但是,1957年以后,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这就是在探索中形成的一系列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这就是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两种发展趋向,又往往交替出现在全党的探索过程中,甚至出现在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认识变化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党的其他领导人的思想中。
(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