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时政热点> 时政资料> 浏览文章

  最新科技时事(时政)热点总结


  1.近年来,随着硅基芯片性能逐步逼近物理极限,开发新型高性能、低能耗半导体材料,成为全球科技研发热点。

  2.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楔块式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应急装备制造取得重要突破。

  3.安徽农业大学邱丽娟、李英慧研究员团队,解析了关键基因对大豆种子油脂和蛋白比例(油蛋比)的调控机制,为高油或高蛋白大豆品种选育提供了新方向。

  4.近日,该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变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新核素铝-20。

  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9.7%。

  6.我国科研人员近日在开展云南兰科植物监测和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采集时,在云南省新平县元江河谷发现了此前被评估为灭绝的珍稀濒危植物单花美冠兰的野外居群。

  7.我国油气产量规模最大的油气田——长庆油田页岩油日产量首次突破万吨,达到10006吨,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能力取得新突破。

  8.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BASE合作组23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成果:首次让一个反质子在量子“自旋上”与“自旋下”状态之间持续稳定地振荡了近一分钟。

  9.由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自主研发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在大会上亮相,这款大模型面向的用户是科学家,将助力跨学科研究。

  10.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借助源自大羊驼的抗体,设计出一种可注射给药且副作用较少的新型纳米抗体,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开辟了新途径。



  11.今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技术和智能化水平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12.近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功构建“可吞服光电子胶囊-工程菌双向交流系统”,建立起人类与肠道工程菌之间的光学“语言”,为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13.科研人员利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首次在9533米的深渊及绵延2500公里的海沟底部,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和甲烷储库。

  14.新西兰地球科学研究院日前发布公报说,新西兰和美国科研人员正利用钻孔传感器技术监测新西兰希库朗伊俯冲带的“慢滑移地震”,助力提升对地震灾害的防范能力。

  15.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了型号为HT-1000的霍尔效应推进器。该装置通过高速喷射的离子流产生推力,可用于校正航天器运行轨道等。

  16.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 Monkey(以下简称“悟空”)。

  17.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8.据悉,今年的“墨子量子奖”授予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伊曼纽尔·布洛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蒂尔曼·埃斯林格以及哈佛大学马库斯·格雷纳,以表彰其“基于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开创性地实现了玻色子与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作为强相互作用多体系统的量子模拟器。

  19.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0.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OIST)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研究揭示,50万年前现代人类大脑中基因发生的两个重要变化。


关键字:科技时政,科技时事,科技要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