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时政资料精简版:基层减负的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这就告诫全党务必戒虚戒躁、实打实干。究竟是不是形式主义,取决于“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能不能有效推动工作”“有没有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求实?
一要减掉漂浮,减虚不减效。基层干部觉得负担重,并不是因为他们做的实事太多了,而是因为疲于应付太多了。做工作应突出结果导向,防止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作为上级,切实减少过程干预,任务部署了,就要相信下级,给下级更多创造性落实空间和自主权,允许下级从实际出发推进工作;作为下级,切实把精力用在干实事、出成效上,交卷、汇报既要说怎么干的,更要说达到什么效果。杜绝以所谓“新词”装点门面、用“新瓶装旧酒”等文字游戏,谨防把大量精力用在现场摆布、照片拍摄及夸大宣传等表面功夫上。
二要减掉水分,减痕不减实。以改革手段从病灶根源上对症施治,通过减少考核材料的比重,简化程序流程,挤干“痕迹管理”的“水分”,让基.层干部从材料的泥沼中挣脱出来。加强现代化治理水平,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质增效,运用AI快速完成以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数据整理、报表填报、信息核对等工作,同时警惕将“AI使用率”等作为考核任务滋生出新的形式主义。
三要减掉束缚,减量不减质。基层工作权责边界模糊,导致什么事都可以压给基层。破除“小马拉大车”问题,及时清理、调整、上收本不需要由基层承担的事项,禁止上级以属地管理、签订责任状、分解下达指标等名义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厘清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组织的工作职责,规范健全基层权责清单,深化基层治理改革,为基层“壮马赋能”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权等保障,改变“事下人不下、责下权不下”的不对等关系。同时,防止出现“乡镇履职清单须不少于××项”等形式主义隐形变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