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西大同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热点常识
1.商务部数据显示,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6000元以下手机周均销售量、销售额,环比政策实施前分别增长13.7%、23.5%。
2.《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显示,作为全市对接北京的“桥头堡”,发展大数据产业是他们抢占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3.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都有很高的要求,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量”和“总量”的关系,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
4.《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减负”可以为居民在生活关键领域的必要开支压力做减法。这“一加一减”之间,有助于夯实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5.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秦山核电实现规模化量产,打破我国关键医用同位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6.大连理工大学一支年轻的学生科研团队历经3年攻关,通过自主研发新材料制备国产轴承,将国产轴承使用寿命从不足1000小时提升至6000小时,实现了与国际顶尖技术的全面对标。
7.全国已春播粮食3500多万亩(大田播栽面积,不含育秧),完成意向面积4%左右,进度与上年基本持平。
8.我国首个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综合型大科学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近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
9.2024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0.19万平方公里,较2023年减少2.57万平方公里,减幅0.98%。
10.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洪亮团队发布了蛋白质设计大模型Venus,其核心能力是让蛋白质实现功能的“定向进化”。
11.长三角区域进出口总值2.5万亿元,高于全国增速2.3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38.2%,全国外贸“压舱石”的作用持续显现。
12.山西大同大学与中共大同市委政研室合作共建的大同市深化改革研究中心在山西大同大学行知楼举行揭牌仪式。
13.《大同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强调了加强易积水区域的排水综合治理,以及建立内涝防治预警、会商、联动机制等。
14.2024年,大同市委依法治市办广泛征集、综合审定,确定10项法治为民实事项目。项目启动以来,各承办单位聚焦目标任务、精心组织推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5.大同市各中小学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新模式,按下科学教育“加速键”,从“解题”到“解决问题”多方参与,共同做好科学教育这道“加法题”。
16.大同数码产品每件售价不超过6000元,可通过云闪付以旧换新专区领取“补贴品类券”,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
17.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MBI)100强榜单”,其中,云冈石窟景区位列第三。
18.大同绕城高速公路陈庄至肥村段项目是全省高速公路布局规划的“4纵15横33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22.587公里,总投资24.28亿元。
19.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全力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20.去年大同用电量突破43亿度、营收完成46.7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