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每周时事政治:“弘扬‘上海精神’”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接受土、俄、哈、乌、吉五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指
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要继续发扬一种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这一论述,重申了我国关于“上海精神”基本观点,对于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精神”由来已久,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六国元首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明确:“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是本地区国家几年来合作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应继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新世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上海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新型的安全观、合作观和发展观。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应该坚守合作共赢理念,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携手应对威胁挑战,不断增进成员国互信,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真心实意推动组织框架内各领域合作,使成员国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
一是要确保安全稳定。安全稳定的环境是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必要条件。面对本地区宗教极端主义沉渣泛起、“恐”“毒”合流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各成员国相关部门应该建立日常信息沟通渠道,探讨联合行动方式,加强维稳能力建设,切实为本地区各国谋稳定、求发展、促民生提供可靠安全保障。二是要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务实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要坚持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深挖区域合作潜力,共创合作机遇,增强成员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筑本地区统一经贸、投资、物流空间。三是要促进民心相通。要坚持以促进民心相通为宗旨,支持商界、学界、媒体、智库、文艺团体等各行各界,在文化、教育、影视、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广泛开展全方位友好交往,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打牢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四是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要坚持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动力,欢迎有意愿且符合标准的国家申请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为发注人新的活力。要着对地区乃全世界和平、稳定、发展高度的度力,或协作力动上海合作织切制更加定合加金面、更加、对外亚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为本地区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