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时政热点> 热点解读> 浏览文章

  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解读:怎样理解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这一部署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有效应对人口发展趋势、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是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受自然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我国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整体办学条件和质量相对滞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力度切实加大,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省份,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实现20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迈上新征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


关键字:时政热点解读,时事政治,时政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