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时政热点> 热点解读> 浏览文章

  时政热词汇总: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二十大极其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运动过程,但世界是由不同种族、民族、国家、地区组成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向现代化前进,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因此,现代化只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现代化没有统一的模式。每个国家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每个国家的现代化又不能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只要是现代化,就必然有许多共性和普遍的方式、标准和要求。如果关起门来自我封闭、自成一统,那就谈不上什么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后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告: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十大集中提出和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出现了11次。“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二十大起领军领衔作用的一个关键词,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最新最重要的标志和 要求。

  二十大认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大会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近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网家人口的总和,巨性利复杂性前听末有发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怒从回情出发想问题作次、办事情,既不好高远,也不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的代化共同言是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时政热词,时政热点,时事政治
网友评论